伙伴同行 应对工业污染

作者:劲草同行

时间:2017-01-03

背景介绍

2014年11月28--29日,劲草工业污染防治领域的伙伴齐聚长沙和衡阳,共同召开了为期两天,以工业污染防治为主题的工作坊。工作坊分享这一年的成果与心得,深入沟通工作手法与对应的效果,进行了经验的交流。同时现场访问了绿色潇湘湘潭守望者站点,现场体验了守望者的日常工作。

参加此次工作坊的劲草伙伴有:绿色潇湘、绿色江南、深圳绿源、绿行齐鲁、南京绿石、芜湖生态中心、福建绿家园。

11月28日 蒙蒙细雨 守望者站点访问

我们来到绿色潇湘办公室,运营总监戴晓艳和同事们,分享他们在工业污染防治领域正在做和计划做的事情并一同走访了他们的在长沙和湘潭的两个守望者站点,与守望志愿者一同查探了排污口,并进行交流。我们发现,志愿者网络管理有序,机构与站点间互动机制顺畅、机构平台对站点志愿者形成有效支持,并已经形成了标准化的支持流程、风险规避措施、各站点适用的工具包,共同的守望者公约等,此外,站点志愿者的热情和责任感也让大家深有感触......

11月29日 雾蒙蒙 分享与讨论

绿色江南方应君——长三角两省一市污染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建设的目的:把污染数据收集起来,并进行可视化呈现。

绿色江南致力于关注长三角地区以及太湖流域为核心的工业污染源防控,主要分三个板块: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

要进行污染防控,首先要思考,用什么方法,既要适应当下的法律法规,又要适应社会氛围和体制。我们要做的是把企业污染状况用一目了然,可视化的方式表达,比如我们开发污染地图和环境数据库。用颜色图形把污染各元素的超标情况用数据展示出来的,让人方便的看到提标及变化情况。地图是实景地图,点击之后能看到企业大门照片,排放数据在数据库里。数据是系统从省环保厅官网上自动抓取的,每四个小时抓一次。如果有排污超标的,就可以生成柱状图等,从微博等工具上分享传播出去。网址是:http://www.pecc.cc/

污染地图还没上线,因为数据很少,目前大概录入200家企业,随后要把省控国控等都录入进来,告诉公众你的家门口有多少污染源,你监督你们家门口的污染源就可以了,就好像绿色潇湘的志愿守护者一样,监督你所在的流域就可以了,我们要方便大家识别我们身边的污染源。这种公众参与是很重要的。

绿色潇湘戴晓艳——"湘江大坝未截污先蓄水"案例分享

事件背景

绿色潇湘一直都在关注长株潭地区的饮用水源地以及排污口的排查工作。从2014年开始绿色潇湘就在做长株潭库区(湘江航电枢纽上游)的排污口调研以及饮水安全的公众科普工作。2014年10月,我们从媒体报道得知湘江大坝即将全面蓄水,而据我们所知长株潭的截污工程并未全部完工,在与媒体朋友沟通的过程中我们确认了这一事实,于是用微信发布了我们关于“湘江大坝应先完成截污再蓄水”的呼吁,这条呼吁的转发量非常多,期间我们也持续与媒体、相关政府部门保持互动,最终先关政府部门作出“未截污不得蓄水”的承诺。

倡导经验总结:

1、前期做了大量的调研,比较了解工作背景以及利益相关方

2、持续的媒体沟通和自媒体传播

3、活动中使用了行为艺术吸引眼球

4、始终与政府相关部门保持互动

绿石小白——与企业互动案例分享

案例一

南京的一个厂中厂排污,其母厂被误认为是排放企业。我们做了三步工作:第一步,了解情况后向企业提出诉求,即加强厂中厂的管理,责令其应用母厂完善的管理制度。两个月后收到回馈结果,厂中厂完全执行了母厂标准,母厂相关负责人每周与厂中厂讨论相关问题。第二步,企业希望在信息公开方面做一些工作,让周围居民更加了解他们。我们建议三点:第一,在工厂大门外树立一个关于他们环境应急管理的机制性的联系方式出来。第二,在工厂外面树立电子屏,实时公开废气和废水的监测数据。第三,在废水排放口做标识牌的树立。目前第一个和第三个,他们已经在一两个星期就完成了。只有第二点,因为市容管理遇到点问题。第三步,我们和工厂周边的社区做了一些沟通,未来会在这个社区成立一支环境监督的小队,来持续监督这家企业,社区和企业之间相互提诉求和帮助,而且我们已经给它提交了一个四方(企业、社区、绿石、政府)共同参与的一个方案,正在做一些更深入的沟通。刚好这个厂是在南京西夏区,这个区的政府部门还是很愿意调动一些社区的力量参与这些工作的,所以应该很快会推进这个方案。

案例二

今年8月,我们从新闻上看到连云港的一家大规模钢铁厂污染很严重,而且没有任何环评报告,我们就发了一条微博。连云港灌南县政府一直有关注我们的微博,而那家企业是他们的保护企业。在我们发出来的第一时间,他们就联系到我们说他们希望带着企业来跟我们做一些解释,而且很快第二天就过来了,但是我们很快发现无论是灌南县政府工作人员还是企业的表现,都只是一个公关行为,并不是真心想解决问题。所以我们采取的策略会强硬一点。沟通之后,我们要求他在10月份一定要上报完环评的报告,还有公开数据的时间等等。但是我们在后期跟进发现他没有按照时间履行,而且跟我们百般推托,包括当地政府部门也是百般维护,后期我们会通过法律的手段去解决这个问题。

总结

新的工作手法的尝试:直接与企业沟通,根据他们的态度和情况决定采用哪种方式,是以咨询的方式给企业方案,还是以监督者的方式去推动企业做出改变。当然,前提是企业愿意打开大门与我们交流,这一步我们是通过和环保局的互动来解决的。这一环节是基于我们与政府三年不断互动,相互之间已经达成了一种默契。这个过程,之前是很困难的,但是我们经过了几年时间的积累,已经把这个门打通了。除了针对具体企业的监督,同时我们也正在南京尝试做针对整个工业园的监督。对于这样整体的监督,在工业园里面至少有几家企业先去站出来,假如说化工园有20家企业,那里面至少要有三到五家企业先能够站出来去参与我们的东西,后面才可以去推动。所以我们现在正在寻找那三到五家企业作为撬动点去参与到这个里面去。

困难

在企业里面能不能真正找到有能力、有意愿去支持这个事情的领导,比如说我们案例一的工厂,他们的党委书记,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人, 而且有权力,当他认同了这件事情,我们其实在后面的沟通就会非常容易。其他我们也跟一线做环境管理的人,或者是经理甚至总监级别的人沟通过,他们会说他们没有这个权力,这个是目前最困难的事情。

绿行齐鲁郭永启——与政府互动案例分享

案例

一条代表济南形象的黄金水道上,我们发现了排污口,传播之后环保局和市政局承诺去处理,但是没有结果,我们做好第三方的角度定位后邀请市政局和我们一起做一期乐水行,来探访护城河上的污水来源。这期活动,当天他们三个工作人员带着他们的宣传资料和他们在周边勘查的现场的图纸,跟我们一块去讲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包括他们的行动。同时,这个事情当时引起了山东省电视台,济南市的一些传统媒体非常多的关注,而且网站上也是比较大范围的出现,济南市的市委书记最后亲自下达了指示,这个事情必须在有限时间内解决。

工作手法分析:

两年的工作还未形成核心策略,目前的手法有公众参与、自媒体和传统媒体传播、多方对话机制。最后一种手法是我们最新的尝试,邀请政府、媒体和企业等相关方坐到一起讨论,直到有结果。

其实山东在全国环境方面做的最出彩的就是山东省环保厅和民间的互动,比如在IP的污染地图,可以看到谁在污染那个地方,半蓝半红的,基本上全国一半都在山东。这种方式首先对于环保厅来说是安全的,无风险而且能够改善自己的政绩。有的环保厅它不愿意动,不敢动,他就怕跟民间互动万一出个什么问题,但是这件事情充分证明了这件事情很安全,没有问题,所以说在其他环保厅看到这个范本之后,有可能愿意通过这种方式跟民间互动,因为相当于自己多了一个手,多了一些力量来帮自己的忙,因为它是有环境方面的客观压力在那边的,只不过它以前不敢而已。

芜湖生态中心丁洁——信息公开案例分享

芜湖生态中心垃圾焚烧厂所有的数据都是通过信息公开的手法去一个一个获取的。相比通过技术手段抓取数据的方式,这种申请信息公开的方式比较低效。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到这些数据以后,就开始进行这些数据的分析,分析的结果,跟我们刚一开始收集信息的背景资料是非常一致的,就是它的旧标准和新标准产生了非常大的差异,而且这些垃圾焚烧厂垃圾污染物排放的数值,跟它的旧标准比的话,还是在旧标准的范围内,但是跟新标准比的话,已经超出了新标准。各个地的环保厅或者环保部也是出于这样一个考虑,一直压着这个新标准没有出台。

最终我们形成了关于这122家垃圾焚烧厂信息公开的一个报告。在这个报告的基础上,我们在去年的时候做了一个新闻发布会。但是我们觉得,包括提这个报告,做这个新闻发布会,后面也是跟相关的学者,跟相关的一些组织合作,提出了一些内参的建议,还有向政协委员提出了一些提案报告,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其实发现做的前期工作特别多,但是后期的传播,包括后期跟公众的互动都特别少,而且还是借助于其他的环保组织或者是比我们在这方面更有话语权的一些环保组织或者是学者,去把我们的这些东西递交出来,我们最大的困难就是传播的问题。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对于我们机构整个的一个传播或者是它在这方面项目上品牌的构建,我觉得是一个得不偿失的过程。虽然我们的目的在于推动这个事能形成,这个事能够达到它的成功,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希望这些项目的推进和这些品牌的构建,能够把芜湖生态中心这样一个机构它的品牌化或者是它项目的产品化做出来。

福建绿家园璇芷——环境自救站和企业环境档案工作分享

福建绿家园目前主要做两块工作:一个是农村环境自救站,从2007年至今,我们一共建了三座自救站,第四座正在筹备当中。自救站的基础工作就是最基本的普法,告诉他们如何参与,教他们看环评报告,教他们基础的法律知识。

第二块工作是企业环境档案的建立,主要对象是福建当地的国控企业,包括它的环评报告、财务许可证,危废报告,最关键的违规记录以及绿家园志愿者调研完之后他的反馈。我们现在的企业环境档案是一年四个季度会公布福建省的污染企业名单,把这个名单给到当地的县银行,我们已经给了第三个季度,今年年底我们会再给第四个季度和2014年全年的污染企业名单,再抄送给兴业银行。根据我们跟银行沟通的结果,他们非常需要我们直接给到他们这样一个评估…

目前,我们的企业环境档案里面包含了十几二十项,可以称之为最完善的范本,我们希望可以在公开信息标准上做一些工作,通过倡导或者推动的方式,把它的数据更加完善。

我们的企业环境档案与IPE环境档案的区别:我们是在地的档案,是企业的环境档案,它历史上所有的违规记录,而不是单条的污染信息,就像个人的信用一样,你的户籍所有的资料都可以在我们的档案里头找到。这是最大的区别。

我们遇到的问题:数据收集全都由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来做,它不像是环保局公开的数据可以自动抓取,我们收集的都是排污名单、环评报告、违法记录里的数据,只能一个子栏目、子网页,一级级打开统计,工作量相当大。根据伙伴的建议,可以两套办法并行,一个是自动抓取,一边是手动收集抓取不到的信息部分。

衡阳血铅案案例分享

当事人汤师傅现身说法,讲述了衡阳血铅案从2012年至今的情况,胡律师进行了分析,并抛出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环保NGO、媒体、律师应该如何介入,何时介入,又能够做什么,形成合力之后,怎样推动不积极的政府一起解决问题。目前,这个九家企业的状态是停产整顿,这个案件的进展还取决于法院和政府的态度,可以看出,即使走法律途径,也是困难重重。但是胡律师和当事人的态度都很坚决,一定要把事情做下去。胡律师说:“你不做永远没有希望。”当事人说:“我什么都不相信,我只相信一个字,逼!”

讨论中,伙伴们有的表示可以提供饮用水检测等支持,帮助解决当地村民饮用水问题;还提出了下一步可以做的工作,比如信息公开申请,污染取证,监测途径等。接下来,伙伴们还就行动方案进行了分组讨论。小组1:目标是了解企业整改的结果。行动方案从申请信息公开、寻找供应链向企业施压和发动媒体三个方面展开。小组2从具体诉求出发设计了行动方案:推动企业的整改、对污染受害者的救助、培训受害者自助或者自救组织。

绿色潇湘提出邀请当事人加入到湘江守望者这么一个相互支持的网络,可以获得网络中检测、发布信息等方面的帮助,这对于衡阳的受害者来说是一种非常切实际的帮助。让我们一起来期待事情的进展变化。

同一领域,环境污染地图和环境数据库的共享与交流

总结

各个机构的工作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包括绿家园、绿色江南、潇湘,我们发现在整个机构的大模型上都有一个这样的概念:以数据库为核心产品,以信息公开为手段,以实现公众参与和守望者网络为手段,比如绿家园是自救站,绿色潇湘是建守望者网络,绿色江南是建太湖保护者,基本上这个核心概念、核心产品基本上差不多,抽象出来的话,大家可以在更高层次上交流交流。

文章首发于2015年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