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劲草同行
时间:2020-08-27
引言
回顾过去,向好而生;着眼未来,可期可盼。
又到了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一篇文章带着我们回顾2020劲草伙伴这3年的变化吧~
回顾过去,向好而生
01三年成长目标词频图
02成长期组织发展突破点
*三年的成长期,每一个团队都完成了核心业务的突破,战略定位选择、团队管理、资源管理也有所提升
03伙伴有话说
大理白族自治州云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中心
在成为劲草伙伴的第一年,三元团队和公益导师用战略管理的思想给机构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梳理。在此之后,我们在不断思考云山在保护工作中的角色和定位。通过2018-2019年的战略定位发扬我们的长臂猿野外调查监测和科研优势。2020年初的项目团队和理事会共同参加的战略讨论会上,我们把目标进一步定在,影响政府做出有利于长臂猿及其栖息地保护的决策。感谢劲草的这三年,让机构有了更清晰的机构定位和战略方向。
劲草同行项目提供3年共30万的非限定性资金支持,无疑是三年内能让我专心投入到机构管理和项目开发的重要资源。感谢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为云山提供公募资质的项目背书,我们得以连续3年在腾讯99公益日活动期间上线众筹项目,增加了机构的公众影响力。同时,通过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我们获得到其他生态保护类的项目申请机会和奖励机会,从资金上和影响力上对云山有极大助力。
劲草同行支持了环保行业各个方面的优秀机构,劲草社群就是由这些机构的骨干负责人组成,大家能及时和开放的在微信群里就共同关心的环保话题、机构管理、政策解读等内容展开讨论。除了伙伴社群,劲草导师们也是对机构坚定支持的后盾力量,导师用他们自身的企业经营之道和公益行业视角陪伴一些伙伴度过了机构转型的最艰难时期。
湖北省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
过去三年,我们以萤火虫自然调查为基础,生态修复加栖息地保护为核心业务,并通过自然教育科普来宣传实践,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体系,最终实现萤火虫可持续发展及应用;其中萤火虫生态修复和栖息地保护已经形成了标准化的模块。
在此期间,我们成功建造了两个萤火虫生态保护地——江苏美岕萤火虫夜公园、浙江平湖长三角萤火虫繁育&研究中心,并通过“科普科研+自然生态+萤火虫景观”的新模式,将萤火虫生态修复和萤火虫保护及科普教育结合起来;同时在两个保护地配套有中国首个萤火虫温室(可实现一年四季的赏萤需求),长三角萤火虫繁育中心、萤火虫科研科普中心、萤火虫室外生态保护区、萤火虫书吧、萤火虫VR游戏区等等,并且开发出了萤火虫VR游戏,萤火虫AR科普书籍、萤火虫吸引地灯、警戒照明地灯,以及正在开发阶段的赏萤预约预报系统,可以借助科技的力量来替代人员观测,大大提高了萤火虫野外检测数据收集的效率;从不同维度丰富了两个保护区的科研科普内容。
牵头创建的中国萤火虫保护联盟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联合了与我们理念相同的个人,企业,政府,媒体,科学家等成为会员,尽可能的团结各种力量为中国萤火虫的保护和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重庆市渝中区自然介公益发展中心
自然介在劲草的三年是成长关键期。
刚入劲草时,机构发展了两年多,进入瓶颈期,定位不清、资源导向、方向感不清、团队管理松散。
经过三年梳理、调整,自然介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以推动生态保护为目标,做普惠型的自然教育机构,通过推广在自然中开展的,基于科学的,对生态保护有促进的,体验性、探究性的自然教育活动及宣教系统,帮助青少年儿童建立与自然的链接,激发对自然和自我的探究和认知,培养对地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机构现有自然之约、自然课堂、自然探究、山野知道、自然笔记等多个课程体系,立足重庆本土推广自然教育,覆盖重庆16个自然保护地,年服务公众2万多人。
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过去三年,是智渔的战略探索期,也是快速迭代的阶段。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人员从5到15人、年运营资金从150万到450万的成长,业务架构和每条业务线上的工作之间的关联度也更清晰,团队也有了比较稳定可靠的核心成员,2019年还成立了新一届理事会,形成了更系统的组织治理和支持体系。这一路走来,离不开劲草社群的资源,包括企业家导师、公益导师们的倾心相助,劲草伙伴们的相互鼓励和支持。
眼下,智渔已经成为在国内外渔业中具有较高影响力,同时,也在公众、媒体面前有一定知名度的NGO,为实现“年年有渔”的组织愿景,打下了一个较好的长期行动基础。
回首过去,智渔在劲草同行计划的三年里,逐渐从一个摇摇摆摆的小宝宝长成了一个蹦蹦跳跳准备上学去的一年级小学生,从过去迷迷糊糊到如今有了比较清晰的目标以及擅长的手段。这期间除了能得到各位导师的指点、支持外,更重要的是有一群相伴同行的NGO小伙伴,大家相互滋养,相互鼓励,还时而联手去推动更大规模地影响公众。这种社群归属感、大家一起奋斗的感觉很关键。
上海老港镇贝蓝环保服务中心
通过三年的学习成长,宝贝爱蓝天有了清晰定位和努力的方向。
确定了战略目标,即通过精准捐衣模式的推广,促进八成新以上捐衣的有效性,并梳理总结出精准捐衣的三个基本标准,即按需捐赠,质量保证,反馈透明。在此基础上,团队专注目标,以高效率的团队和坚实的志愿者队伍确保精准捐衣项目良性发展。
精准捐衣平台经过五次开发迭代到目前的小程序平台也是我们为搭建一个透明、可信、可追溯的捐衣平台而努力的结果。2019年我们做出战略决定,将精准捐衣系统进行开源,赋予更多的捐衣机构有序管理捐衣项目,减少失控捐衣现象的产生。精准捐衣开源的推行,有利于提高整个捐衣捐物领域的专业水平的提升,也有益于闲置物资捐赠的本地化,减少远程捐赠对于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浪费。
为了使机构能够继续稳定前行,我们实践了月捐、企业合作、活动等多种筹款模式,希望建立更加健康的收入结构,确保机构现阶段及未来能有可持续的发展。回顾三年,向好而生;未来三年,可期可盼。
小路自然教育中心
劲草三年,小路自然教育中心发展很快。
立足城市社区与学校、郊野乡村与农场两大自然教育细分领域进行深耕,梳理出核心业务—为机构输出自然教育课程设计定制化服务;建立了五大品牌+核心业务的发展方式,目前研发出7大方向26个系列256个不同的自然教育课程,为超过100家机构提供自然教育课程设计与咨询服务,培育了1000多名自然教育从业者,为将近50000个亲子家庭提供自然教育产品。
小路的超能路战队在机构组织发展上,有了清晰的策略与组织框架,由5位核心团队组成行政服务中心+全兼职各有专长的项目团队结合,能够更好适应小路的业务的开展,真正推动小路成为一家平台型的自然教育机构。
潜爱大鹏
(深圳市大鹏新区珊瑚保育志愿联合会)
回顾这三年,在导师指导下,我们形成了机构的信念体系,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清晰,并据此构建了自己的核心公益项目。
以“种珊瑚,种人心”为口号,进行珊瑚礁生物多样性监测和保育之余,通过改善公众对待海洋的方式,为珊瑚礁恢复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衍生了“潜爱护礁”、“潜爱课堂”和“全球珊瑚影像计划”等公益项目,成为国内唯一既能在海底长期进行珊瑚礁生物多样性监测和维护,又能入校开展系统的海洋意识教育的公益组织,被IUCN接纳为会员单位。
2018年底,荣获福特汽车环保奖年度大奖;2019年,荣获第六届中国慈善公益大赛唯一环保类金奖;2020年被深圳市委宣传关爱行动赛事评为十佳公益机构,并激发深圳地铁集团和地方政府,一起在海洋日进行呼吁保护珊瑚,携手政府在大鹏半岛启动珊瑚调查活动。
05目标达成情况自评
*三年的成长期,42.86%团队完全达成目标;57.14%团队基本达成目标,还需要继续努力
06机构人员变化情况
*三年的成长期,各个团队全职人员变动较大,理事成员相对稳定
07机构资金运营变化情况
*三年的成长期,各个团队筹款额高速增长,基本覆盖了团队支出
着眼未来,可期可盼
01对伙伴机构成长起到关键作用的服务
*三年的成长期,42.86%的团队认为导师的陪伴辅导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课程雨能力建设方面较弱
02对劲草项目所提供服务的评价
*三年的成长期,团队们认为导师陪伴辅导超出预期,非常满意,其次是劲草社群;大家认为非限定性资金符合预期,公募筹款服务与课程能力建设需要加强
导师寄语,一路同行
希望在未来一年形成能稳定三年的一个核心团队(3人),通过合理设置目标及激励机制,让团队的每一个人都觉得工作有意义,生活有奔头。希望继续跟新老劲草伙伴保持交流,寻找行业内或者跨领域的合作机会。
——大理白族自治州云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中心 阎璐
三年不长不短,但云山早已不是三年前那个只有3名全职、在懵懂中摸索的初创机构了。这三年,云山走得坚定又踏实,使命在行动中逐渐清晰,机构从单薄到逐渐成熟,无论科研基地、社区工作、公众宣传,或是机构本身的建设,都完成得有声有色。个中不易,难以尽数;可云山就是在许多艰难之中,走出了自己的路。阎璐是个看起来温柔实际上有力的人,她在三年中早已蜕变,成为了更好的机构领导者。
我时常会想,使命感是什么呢?或许就是阎璐和云山的同事们,理性地说着“云山作为一个7人全职的小团队,想要凭我们一己之力扭转长臂猿面临的生存危机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另一边坚定地持续行动,始终坚持创新,探索可持续的保护模式。
我深深欣赏云山的使命感、行动力、专业实力和创造性,与云山同行三年亦是我难得的荣幸。希望日后能有许多个三年,能与云山继续一起走。也愿世间生灵各安其分,各得其所,清晨山间云起时,长臂猿的鸣唱,不绝回响。
——责任导师 卢迎迎
在劲草项目期间,各位导师给予了我们非常大的帮助和支持,加入劲草大家庭是幸事。毕业只是一个新的起点而已。是机构发展的起点,也是劲草伙伴情谊的起点。相似的灵魂,在哪里都能相遇,都能碰触火花的。劲草期间我参与伙伴公共治理和服务的时候不多,希望能在理清机构内部事务以后,能有更多时间为伙伴们服务。
——重庆市渝中区自然介公益发展中心 陈竹
建立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慢慢地走进了这个行业。但重视和实践是两码事,个中酸甜苦辣只有深入其中的人才有更深的体会。
自然介作为国内比较早的自然教育从业机构逐渐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明确了路径和方向。教育在路上,这条路没有止境,需要不忘初心需要持之以恒需要不间断的探索和实践,真心祝愿自然介前方的路一帆风顺!
——责任导师 丰书和
条条小路通自然,未来小路依然会努力前行。疫情前小路做了接下来的五年规划,疫情下的小路如何继续去走,希望能够在毕业的时候,能够有一次导师组对小路的五年规划的建议。
——小路自然教育中心 余海琼
经过时间的洗礼,壮壮已经从自然教育的幼苗,成长为具有行业经验和一定影响力的小树。这成长和努力的过程,也正是劲草想要寻找和支持的伙伴的模样。
自然教育事业在中国的发展还依然年轻,我们的伙伴也依然拥有热情和承诺。希望壮壮可以继续让自己的成长变为中国自然教育事业成长中的力量。让小树继续成长,并育成一片森林。
——责任导师 孙莉莉